吹破新清 | 不信教授信“吃瓜”?注意新清史论调的“吃瓜”陷阱
近年来,清代历史成为舆论场上一个争论热点。“新清史”论调借助学术话语悄然重构历史叙事,另一边,一些“吃瓜”自媒体则以煽情式表达收割流量,二者形式迥异却危害相通——都在不动声色地撕裂我们对历史的共同认知。
近年来,清代历史成为舆论场上一个争论热点。“新清史”论调借助学术话语悄然重构历史叙事,另一边,一些“吃瓜”自媒体则以煽情式表达收割流量,二者形式迥异却危害相通——都在不动声色地撕裂我们对历史的共同认知。
不对,是因为咱们国家最大那会儿的轮廓,还有后来最让人心疼的一块是怎么丢的,这事儿得往前倒腾一百多年,从康熙爷那会儿说起。
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的清晨,牧民巴特尔,他是哈萨克人,说着哈萨克语,可是护照上的国籍却写着蒙古国。这片北纬48度的高原上,海拔有着将近3000米,曾经有另一个名字——叫做科布多。
"大汗,就是这里。"随行的侍卫指着那个破旧的蒙古包,"据附近的牧民说,住在这里的老人脸上有道旧伤疤,应该就是您要找的人。"
具体位置,阿勒泰地区介于阿尔泰山西南麓与准噶尔盆地北部,东西长四百余公里,北抵俄罗斯、东接蒙古、西邻哈萨克斯坦。从地图视角看,这里顶端直插蒙古高原,西北与哈萨克草原相连,是我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直接接壤的地区,所以有了那段只有约55公里的中俄最短边界,也决定了阿